中國歷史科

學習宗旨

認識中國重要的歷史事件、人物事蹟、民族發展概況及社會文化面貌

教學目標

  1. 鼓勵學生利用口語配合手語,以提高溝通能力;
  2. 理解及分析相關的歷史資料,從而培養學生研習歷史的能力;
  3. 培養優良的品德,以及個人對社會、國家及民族的歸屬感;
  4. 建立校本課程,增進學生中國歷史知識,和對中國文學和文化的認識;
  5. 培養學習中國歷史的興趣。

課程內容

課程將國家歷史分為九個歷史時期,在各個歷史時期,以政治演變為主,輔以文化特色及香港發展,多角度呈現各時期的變化軌跡。「政治演變」主要探討國家規模與體制的演變、社會結構的發展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與交流。「文化特色」則從藝術、科技、交通、宗教等各方面顯示中華文化的不同面貌。「香港發展」讓學生理解香港與中國的緊密關係,同時確立對國民身分的認同。

中一 中二 中三低 中三高
必修部分
1. 華夏民族與早期國家的起源 1. 隋朝的統一與開皇之治 1. 明代的君主集權政治 1. 國共合作與分裂
2. 西周的封建與春秋戰國時期的變局 2. 隋代大運河的開通與作用 2. 明代國勢的張馳 2. 日本侵華與抗日戰爭
3. 春秋戰國時期的變局 3. 唐代的建國與盛世 3. 清朝與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3. 國共第二次合作及內戰
4. 秦朝的統一及其統治 4. 安史之亂與唐的衰亡 4. 外力衝擊與內憂 4. 建國至1978年間的內政與外交
5. 兩漢的政治發展與中外文化交流

5. 開放的唐朝社會

(婦女的生活面貌/玄奘西行與中印文化交流/唐代海上貿易與交通發展,及與周邊國家地區的關係) 三選一

5. 清廷的圖強 5. 改革開放政策

6. 魏晉南北朝的分裂

(三國鼎立)

6. 五代的興替與宋的統一 6. 辛亥革命與民初政局 6. 共和國時期的香港
7. 北方政局與江南地區的開發 7. 兩宋政治及經濟發展    

8. 魏晉南北朝的社會文化發展

(士族生活/石窟藝術與中外文化交流) 二選一

8. 元代的高壓統治    
延伸部分
春秋︰人物個案研習 唐︰武后施政的特色、開元之治的治績與影響 明︰基督宗教再度來華及影響 中華人民共和國︰比較改革開放前後人民生活的轉變

兩漢︰道教的形成、科技的發展

(造紙術與天文儀器的發明)

兩宋︰邊疆民族政權

( 如遼、夏、金、蒙古)與宋室和戰的概況。

 

三國︰武備的演進

(南方的水軍與北方騎兵)

元︰重要發明西傳及其對世界文明發展的貢獻

   

課程架構

  1. 本課程以初中學生應該掌握的內容為基礎,系統地設計課程,並加以調適。使學生能全面認識中國歷史的整體發展,對國家的重大歷史事件,文化特色和相關歷史人物有所認識。
  2. 按「古今並重」原則認識中國歷史
    本課程的設計以時間為經,歷史發展特點為緯,將二千多年的歷史劃分為九個主要歷史時期,並分散於本校四年的初中課程之中,以期在初中四年(中一、中二、中三低及中三高)內讓學生能古今並重、全面地認識中國在歷代的發展歷程。
  3. 整全地認識中國歷史的全貌
    本課程從縱向探討中國歷史在政治、社會和經濟等方面的演變,亦因應學生的能力和興趣,提供數個文化史專題,讓學生能從文化、社會等不同層面認識中國歷史。另外亦加入香港發展的課題,使學生對歷史產生親切感,讓他們認識香港與中國歷史發展的關係。
  4. 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課程於個別課題設「延伸部分」,讓學生可對某些課題作深化學習。教師可按教學進度、學生能力和興趣選擇是否教授延伸部分,又或協助學生自學,培養其自學能力。課程安排多樣化的學習活動,如參觀博物館、考察歷史遺跡、進行專題研習、校內活動、社區服務等,從而照顧不同學習者在能力、性向、學習需要及興趣上的多樣性。
  5. 讓學生學會學習和探究
    本課程安排採用探究式學習方式的課業,幫助學生達到「學會學習」的目標,透過研習史事,讓學生學會運用各種歷史研習的方法,如整理資料、辨識觀點、比較史事等,以提升個人的思維能力,並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6. 培養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不同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民族關係、文化交流等課題的研習,培養學生認同國家、民族、尊重和欣賞不同民族及文化,以及對社會的責任感,從而發展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面的價值觀。
  7. 課程內容的各個歷史時期中,以政治演變為主,輔以文化特色及香港發展,多角度呈現各時期的變化軌跡。「政治演變」主要探討國家規模與體制的演變、社會結構的發展以及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與交流。「文化特色」則從藝術、科技、交通、宗教等各方面顯示中華文化的不同面貌。「香港發展」讓學生理解香港與中國的緊密關係,同時確立對國民身分的認同。

評估策略

  1. 小測驗或默書:建議每完成一課題,進行一次小測或默書。
  2. 閱讀報告 (詳見第十一點「課外閱讀教學」)
  3. 專題研習:學生需在中三年級完成一份專題研習,內容須定一題目,進行資料搜集。

本科計分方法如下:

中一至中三低
項目 佔分
A) 平時測驗
(可包括默書)
B) 專題研習
(中三高)
50%
(100滿分)
70%
功課和課堂表現
(參考日常課業)
10%
(10滿分)
閱讀報告 10%
(10滿分)
期考 30%
總和 100%  

評估元素
為提高學生的思辯能力和配合334新學制的學習模式,評估內容和習作包括以下元素:
闡述/複述/整合/分析判斷/引申/評價/創意/比較

網站推介

  1. 知史
    http://www.mychistory.com/
  2. 香港歷史博物館
    https://hk.history.museum/zh_TW/web/mh/
  3. 香港海事博物館
    https://www.hkmaritimemuseum.org/
  4. 燦爛的中國文明
    http://cn.chiculture.net/index.php
  5. 新語絲文史資料
    http://www.xys.org/pages/ehistory.html
  6. 史學連線-中國史
    http://saturn.ihp.sinica.edu.tw/~liutk/shih/chinese.htm
  7. 國學網絡
    http://www.guoxue.com/
  8. 中華文化信息網-圖說中國史
    http://www.ccnt.com.cn/china/tushuochina/
  9. 中華文化信息網-中華古歷史
    http://www.ccnt.com/china/history/index.htm
  10. 歷史文化學習網
    http://www.tmps.hc.edu.tw/school/culture/95-96culture-1/index/index_new.html
  11. 歷史教學資料庫
    http://sg.lib.ntu.edu.tw/browseByCategory.jsp

目標

  1. 讓學生理解不同史事的因果關係及相互影響,了解香港的由來、演變及發展趨勢,及與國家的互動關係。
  2. 提高學生對中華民族及文化的情感,培養學生優良品德,以及對社會、國家及民族的責任感和歸屬感。
  3. 讓學生從多角度認識中國政治演變、民族發展和社會文化的基本事實
  4. 按照學習差異,製作校本課程
  5. 通過學習活動使學生認識香港和中國社會環境,務求學以致用
  6. 加強與中文科在課程和教學上的協作,並策劃與各組別在學習活動上的合作。
  7. 檢討課堂的學與教效能,並作課程調整
  8. 配合科本的發展,鼓勵老師進修相關的課程、工作坊和講座,提高專業知識

工作內容

  • 以跨科協作方式帶領學生完成中史科壁報,藉此讓學生進行專題研習。
  • 舉辦各種中華文化活動。
  • 多運用視像短片,配合課題進行教學。
  • 對個別課題製作分層教材,令普遍學生可做到基礎題,而學習能力較高者則可嘗試挑戰題。
  • 對於學習能力較低者,進行教學及教材調適,以照顧學習差異。
  • 實行中史科教科書借書計畫,學生借用中史書上課,並配合筆記上堂。
  • 配合課題,帶學生參觀香港歷史及文化景點、博物館等。
  • 與圖書館協辦世界閱讀日。
  • 與手語/口語發展小組開發中史科手語視像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