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宗旨:
本科旨在幫助學生:
- 加深了解社會、國家、人文世界和物質環境及相關的知識內涵;
- 對不同情境中(例如文化、社會、經濟、政治及科技)經常出現,並已發展成熟的當代課題作多角度思考;
- 成為獨立思考者,能夠適應個人、社會、國家及全球不斷轉變的情況而建 構知識,
- 理解課題的複雜性、決策的過程和面對的挑戰,從而作出合乎法理情的分析,並學習處理相互衝突的價值觀;
- 在多元社會中傳承中華文化傳統,加深個人對中國國籍和中國公民身份的了解和認同,同時欣賞、尊重和接納不同的文化和觀點;
- 培養與終身學習有關的能力,以及強化綜合和應用知識與技能的能力,包括慎思明辨能力、創造力、解決問題能力、溝通能力、協作能力、處理數 據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自學能力、運用資訊科技能力;
- 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成為對社會、國家和世界有認識和負責任的公民。
學生透過本科學習,能夠:
- 了解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憲制基礎、與國家的關係和國家的最新發展,從而 探究兩地互動發展的機遇和挑戰;
- 了解與個人、社會、國家、人文世界及物質環境相關,並已發展成熟的當 代課題,從而建構知識及促進自主學習;
- 透過課程架構涵蓋人類所共同關注的課題,了解個人、社會、國家和全球 在環境、經濟與社會發展上的相互影響,並據此探究如何解決困難、推進 發展,以及互惠互利;
- 認同國民身份,並具備世界視野,從經濟、科學、科技、可持續發展、公 共衞生等範疇,認識其相互關係,以及於當代世界的發展和帶來的影響, 同時了解香港、國家、國際社會的角色;
- 識別課題的不同意見及價值觀,並透過綜合運用慎思明辨能力、解決問題 能力、創造力、處理數據能力及自學能力,從多角度探究課題的背景、內涵、發展趨勢和涉及的價值觀,從而配合事實和證據,作出合乎法理情的判斷和決定,以及建立正面價值觀和態度;
- 清楚表達自己的論據,並根據事實和證據,以客觀、持平和具同理心的態 度來看待其他人所持的意見和觀點;
- 認識、欣賞與傳承中華文化,並對不同文化抱持尊重、包容和欣賞的態度,成為具責任感及承擔精神的公民。
初中課程–公民、經濟與社會科 (中一)
宗旨
- 幫助學生正面認識自己和別人,培養良好品格,提升能力以應付日常和未來的挑
戰,把握機遇,並追求目標及實踐抱負;
- 培育學生成為有識見及負責任的公民,尊重法治、認同國民身份,並為社會和國
家的福祉作出貢獻;
(c) 加強學生對國家和本地的經濟和社會事務的認識,培養家國情懷;
(d) 幫助學生了解國家,加強國家觀念和對國家的歸屬感;以及
(e) 培養學生對本地、國家及當代世界的課題的關注,明白我國及其他國家如何透過合
作共同應對全球性問題,拓闊世界視野。
學習範疇 |
課程內容 |
範疇一 「 個人與群性發展」 |
1. 影響青少年個人成長的因素,以及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與正確價值觀 2. 與家人、朋友及社會上不同背景人士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 3. 戀愛的內涵及其與性的關係 |
範疇五 「資源與經濟活動」 |
4. 影響運用個人資源的主要因素 5. 香港的經濟表現、勞工的就業情況,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在經濟方面的角色和政策 6. 國家經濟的概況、促進其經濟發展的因素,以及香港與內地緊密的經濟關係 7. 世界性經濟活動及議題(例如經濟全球化)和相關組織的工作 |
範疇六 「社會體系與公民精神 」 |
8. 《憲法》和《基本法》的重要性、特區政府的組成與運作、市民的身份和權責,以及未來社會的發展方向 9. 國家的政治體制、國家參與國際事 務 、國民生活概況,以及國家公民的意識和素養 10. 全球化的現象,以及透過國際合作以促進人類的共同福祉 |
初中課程-生活與社會科 (中二至中三高)
課程主要由「個人與群性發展」、「資源與經濟活動」及「社會體系與公民精神」這三個學習範疇組成,涵蓋了人類的處境和當代世界的重要關注點。初中課程以基礎知識為重,高中課程涵接初中所學的知識,並加強訓練學生的批判性思考及進行探究能力。
學習範圍 |
課程內容 |
個人與群性發展 |
單元1 -個人成長-認識自我、積極人生 單元2 -個人成長-抗逆力的提升、青少年 單元3 -人際關係-建立友誼、確立自我 單元4 -人際關係-駕馭網上友誼 單元5 -家庭生活 單元6 -知情識性-戀愛認知、提防色情陷 單元7 -知情識性-性態度的培養和發展 單元8 -建立價值觀與作出負責任的抉擇 單元9 -寰宇一家 |
資源與經濟活動 |
單元10 -理財有道 單元11 -明智消費 單元12 -香港的公共財政 單元13 -香港的經濟表現 單元14 -香港的勞工市場 單元15 -中國的經濟概況 單元16 -中國政府在經濟的角色 單元17 -中國區域經濟的發展 單元18 -國際金融中心 單元19 -世界貿易 單元20 -國際的相互依存 |
社會體系與公民精神 |
單元21 -公民權責 單元22 -我和香港政府 單元23 -維護社會核心價值 單元24 -中國國民的生活 單元25 -中國政制 單元26 -走向世界的力量 單元27 -全球城市 單元28 -國際政治 單元29 -世界公民與人道工作 |
專題研習 |
1. 資料搜集 2. 採訪技巧 3. 報告技巧 |
高中課程-公民與社會發展科 (中四至中六)
學習範疇 |
課程內容 |
主題1: 「一國兩制」下的香港
|
課題1:「一國兩制」的內涵和實踐 課題2: 國家情況與國民身份認同 課題3: 香港社會的多元文化特徵 |
主題2: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
|
課題1: 人民生活的轉變與綜合國力 課題2: 國家的發展與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課題3: 參與國際事務 |
主題3: 互聯相依的當代世界
|
課題1:經濟全球化 課題2:科技發展與資訊素養 課題3:可持續發展 課題4:公共衞生與人類健康 |
內地考察
主題 |
課題 |
中華文化與現代生活 |
包括兩個課題:「傳統中華文化的特質」及「實地考察簡介事項」 |
評估政策
採用進展性評估和總結性方式進行評估,內容包括:
- 監察功課
- 專題報告
- 上課表現
- 測驗
- 考試
活動照片
![]() |
||
公平貿易-神秘可可豆工作坊 | 參觀前深水埗配水庫 | 深圳文化保育及創新科技內地考察 |
![]() |
||
漁民文化考察 | 鹽田梓工作坊 |
網址推介
明報公民教育網
https://life.mingpao.com/citizen/listing?issue=20220606
中國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