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務組
中學教務組
引言
教務組主要是協助及監察教師於規劃課程、設計教材、教學流程、學習評估等方面的工作,以便讓學生有效地學習。教務工作,一方面需要訂立及執行有關的規章制度,以便進行督導;另一方面,要認識到單靠規章制度並不能保証教與學的質素,老師的專業精神及積極性始終是最重要的。
目標
1 學生
1.1 為聽障學童提供學習經驗,以充分發展他們的潛能。
1.2 鼓勵聽障學童利用剩餘聽力學習語言,掌握溝通技巧,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1.3 訓練聽障學童,使他們能自立和與人相處,以便融入社會。
1.4 培養聽障學童各種共通能力,以便獲取和建構知識,奠定全人發展基礎。
1.5 幫助聽障學童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國民身份的認同感,清楚認識國家安全的重要性,成為有責任感的公民。
2 教師
2.1 推動專業増長,提高教學質素。
2.2 管理課程、教材、教學過程及教學評估。
工作項目
1 教學處理
1.1課程架構
由於各種因素,尤其是因為語言能力不足,部份聽障學童的認知發展進度較緩慢。但原則上,聽障學童與普通學童的認知發展過程是相同的,因此,這些學童應獲得與普通學童同樣的學習經驗。聽障學童基本上可採用主流課程,但課程內容須略加修訂,配以合適的教學法,以切合他們的特殊學習需要。由於語言能力不足是聽障學童學習困難的根源,教師以合適的教材和教具,加強他們語言發展和溝通技巧方面的訓練。
1.2 教學策略
1.2.1以學生及生活為中心的取向
1.2.1.2 以學生為本位,教學方法須配合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特性、能力、興趣和需求。
1.2.1.3知識與生活相輔相成,因此行為的表現、態度的培養和知識的發揮應反映在學生生活的層面上,而並非只局限於學業成績的評估。
1.2.1.4教學設計配合學生的日常生活體驗。
1.2.1.5教學過程中著重學生的積極參與,藉教師的策劃和輔導,使學生能從有意義的活動中學習。
1.2.2以行為主義為本的取向
1.2.2.1學習被視為外顯行為的表現和改變,著重刺激反應的過程,以強化為達成目標行為的方法。
1.2.2..2課程設計須注意下列各點
(a) 學習內容編為有學習次序的小單元,使每次學習量少而能徹底學習;
(b) 清楚列出學習目標及有關條件和要求;
(i) 學習目標以學生的外顯行為作為評鑒標準;
(ii) 讓學生即時獲得回饋反應,使他能察覺自己的進度和學習效果;
(iii) 目標行為出現應獲得正面的強化。
1.2.3 個別化教學的取向
1.2.3.1 學生個別差異問題複雜,教學處理宜對個人的要求、學習興趣、特殊需要和個人學習方式等作出適當的配合,達致良好的學習效果。
1.2.3.2 個別化教學有不同的處理模式,一般而言,應有明確的診斷式教學課程評鑒計劃,反映學生在學習上的優點、缺點和實際進度,並設計個人化學習計劃,對症下藥式的選材和設計輔導方法。